(二)
由于经历过攀爬的危险,大部分队员支持到山顶上走山脊。当然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路。地图上有一条沿着海边的红色线路,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那条路的所在,飞行和Jleee走过马料河,但没走过这里,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转眼间我们就陷入了丛林深处,闷热,尘土,没有丝毫的风;枝幔,岩石,带刺的枝叶;绊倒,刮伤,系不完的鞋带;机械地跟着前面的人前进,无语,也没有思想的走。不能离得太远,转眼就可能失去前面队员的身影。一路上飞行、77几个在前面开路,找路。在看似无尽的丛林中穿梭了近一个小时后,大家开始有疑惑,有人想要回到海岸线,队伍发生了些分歧。但幸好不久就走出了丛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新鲜的空气,还有些许的海风。紧接着又是丛林,只是这次大家明确的知道方向是没错的,所以整理好心情,继续丛林探险。说是探险,但是依当时那种疲惫的身心,估计真的有什么山精树怪出来,那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我感到自己体力有些透支,在密不透风的丛林中。我和飞行说了我的状况,我已经不能很好完成收队的任务,把收队的对讲机交给了其他队友。收队的人是没有节奏的,他几乎是完全被别人控制着走,在快快慢慢的行进中消耗了过多的体力(当然也有人说我断后的方式不对,这点我以后会注意改正,看如何能够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在经历刚才峭壁攀爬的感触后,我决定量力而行,走在了队伍的中间,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节奏,继续走下去。
(三)
已经不记得走了多久,终于走出来丛林,看到了前人在灌木树枝上系着的红色布条。看地图,似乎是叫长角的地方。休息一阵以后,继续前进,但是由于找不到路,队伍又发生了分歧,而这次分歧还有些大。我不认识分歧是件坏事,至少通过分歧的解决,可以让队伍找到明确的方向,不要怕分歧,怕的是有分歧不解决分歧,而产生不必要的内耗。因为有了分歧,所以队伍分成了前后两段,通过对讲机的沟通,先达成了初步一致意见,先按照前面队伍的行进方向会合了再讨论。于是后面队伍的6个人开始行动,但是一开始走就迷失了方向。知道前队已经到了海岸,但是不知道怎么过去,双方通过对讲机完全不能理解对方的描述。最后还是通过最原始的方式,喊。终于发现,原来我们已经走错了一段。重新回过来,在一段看似完全不可能的陡坡上几乎是直线下切到岸边礁石上。从下往上看那段坡,应该超过了85度。
弯过一段海岸线,到了大深湾。欣喜的发现了一个队伍,这队人马没有走海岸线,翻山脊过来的。我们在攀岩的时候,远远的看到过他们。经过简单的交流后,两队人马得到了一个相同的决定,放弃登顶大雁顶,马料河溯溪看情况决定。由于行程的变化,和在这深山老林中见到其他人类组织的欣喜,让大家的士气大振。在一个大石头的阴凉处简单休整后继续出发。
(四)
又是丛林穿越,但这次有了一条隐约的小路,还有先前部队偶尔遗失的杂物,让我们意识到这里是有人活动的地方。所以放心的前进。虽然还是累,还是闷热,但心情平静了很多。可能越是接近胜利,越是不能大意,这期间有青城的崴脚;有似水流年的摔倒,这个家伙摔到了一声不吭,自述说躺了好几分钟才爬起来,这样是不对的,提出批评。青城要开小吃部,带了N多的食物,虽然不断的消耗和减负,但前期还是消耗了他太多的体力,以至于精神不能完全集中于脚下的路,才发生了跌倒崴脚的事故。人生也是这样,时刻注意脚下的每一步,尤其是在接近终点的时候,“行百里者半九十”。我想这样的经历对于青城来说是件好事。在行进中体会人生的道理,对还没有走出校门的他来说,是有好处的。
飞行、Jleee在后面帮助青城,其他的9个人安全抵达了马料河口。再次看到了海浪,蓝天,感受到海风,河水,感觉很奇怪,劫后余生?严重了点,但有那种意味。接下来的过程,完全就是腐败游了。大家开始吃东西,开始吹牛,开始泡潭子。有抽根神仙烟的;有四仰八叉躺在大石头上的;还有洗脸化妆的。带不带泳裤也无所谓了,裤子一拖,穿着内裤就跳进潭子里。我现在更能体会到人为什么有征服的感觉了,那是克服了身心极度疲劳,抵御了死亡的恐惧之后自然发泄的最原始快感。这样的发泄注定有及时行乐的印记,但却是对生命最原始的犒劳。因为征服之后还活着,而下一次的征服后就不得而知。
(五)
青城躺在海边的石头阴凉处休息,我也躺在那块石头下。后来路路续续来了一对人马,见到我们很是惊奇,估计也是一上午没见过其他人烟的队伍。问来问去,却也没有个决定。听说我们要叫大飞回去,于是军心涣散,有20人要做船回去,只有少部分坚定的驴友,继续前进。他们的队名很有意思,叫驴馆。
大飞来了上大飞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是需要走到那边浪相对比较小一点的海岸;二是需要在浪与浪之间相对平稳的时候快速冲上船。青城坚持着走,能感受到他身体上的伤痛,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空船太轻,更加不稳,试了好多次,终于把青城送上了船,等飞行最后一个跳到船上时,大家击掌相庆,笑容终于可以在脸上自由绽放了。
回程,一样的大飞,一样的大亚湾,一样的上下颠簸,却是不一样的心情。在路上给好友发短信“我为我今天能活着回来而高兴”。
幸甚至哉,行文记之。
沙发,哈哈。我赶上直播了。
我喜欢那段关于原始快感的描述。~~
字太小!真是费眼里
這麼驚險啊?辛苦你們啦!頭腦裡開始映現出(二)中的鮮活畫面,好生動。象在看電影。。。
挺羨慕你們,能擁有這麼驚險難忘的經歷。
你想的就是人家想的……
不是逛东门,那就是逛 华强北
哈哈!阿泥,太逗了!原來是去逛華強北啦。
南哥出品,定数佳品!
我觉得有几点需要明确:
1.这次活动因为没有人走过那段路,低估了那段路的难度,这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要问题。
2.我们现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希望以后的活动能够进行的更加完美。并没有任何针对什么人的意思。
3.在户外其他人只能起到提醒,指导的作用,所有的任务都需要自己一个人来完成,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
4.领队的作用非常非常重要,他是大家的主心骨。在队内产生分歧的时候,不能仅仅靠“必须服从领队”这样的话来压制,而应该理智的去解决问题。大家对领队还是有先天的服从心理的,在左右摇摆时,一定会听从领队的安排。
5.飞行和Jleee对这次活动,付出了很多,而且他们坚持前行,以及后来放弃登顶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应该给予肯定。
6.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认识了自己的实力和不足,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情,以后会更加努力。
很高兴看到楼上阿泥和一路向南两位同学说的真心诚恳话,我也认真的阅读了.很高兴看到大家能对这次活动提出了这么多值得思考的话题:对活动的难度的选择,活动组织的架构与分工的明确,以及对可遇见危险的认识和防备,我们应该做如何提高队员的准备意识等.
我先对这次活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这次马料河之行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也值得回忆的一次之旅。十二位兄弟团结同行能让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感觉出来温暖和亲切的。这次活动在活动召集的时候我们也写明了是一次挑战级别的活动,也可能存在很多可遇见的危险的发生,也对每个队员单独发了一些温馨警示话语,而且还对这次活动的人员进行一定的了解,不合适的人员我也明确拒绝参加,这个是在其他户外可能未必做那么详细的工作;在前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准备性工作,对于这次线路的难度和我们遇到的一些困难,我想还是在我们预想的范围内,而且对于备用方案的选择,其实我们在前期和活动进行中已经完全有合理的解决途径,可能没有很清楚的跟大家讲明白而已,大家对这次活动能有这么多的感想和感触,我觉得是是可以理解,毕竟这次算是我们点点第一次的尝试,第一次召集一次挑战级别的活动。
大家提出来的几点我可以做一些问题我也说明下:
1、 领队的分工,我想在召集帖子里已经写明了活动的一些分工,大家在参加活动前应该仔细阅读帖子,至于在车上临时属于再次强调而已。可能大家对JLEEE车上的那些话有一些误解,我倒是觉得讲得很在理,每个人都学会做自己的领队,而不是活动的领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所以在提出这个的时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准备的来,并且在活动中有自我的生存保护意识,还有就是自己能对医疗自救常识的提高。并不是说我们团队组织的放任和对大家的不负责。
2、 你们几位同学在跟前面队伍脱离的时候,我当时真的有一种恐惧产生。每一次活动,时间的控制是很重要,也是怕担心因为我们耗费了太多时间在探讨听从大家看法时,无法在预计的时间里完成活动,这是很危险的!当时JLEE强硬的坚持态度我也觉得是应该的,这次我在跟JLEEE带队
他是头驴,他会和我商量如何进行活动,我们会进行探讨,很多决定都应该在他那里,因为控制整个行程都把握在他那里的,所以大家都应该听从安排。在上面休息的时候,我已经跟他商量也达成协议,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到达马料河口,我们会放弃爬大燕顶,最多也就在溪谷里溯溪一段,也考虑在留有一定时间返回或坐大飞回,至少我已经跟他达成共识,但走到马料河是我们需要到的,从这一点表明我们的活动计划性是合理统一的,活动的变化也是认可了的,我们也希望在到河口的时候跟大家说明。至于当时没有跟大家讲明,这个也是户外活动中,也未必都安排时间去跟大家探讨,并不是说你们的想法不对,你们能提出好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但在决定的时候,大家应该听从领队和头驴的安排,而你们在上面没有能跟上队伍,这很危险的,或说你们走错道其实责任是在你们的,因为前段时间我们已经有过休息调整了,而且我们先前的队伍也在不断的找路探路,而且找到了路你们还没有能跟上,而且耗费了不少的时间。的确是不应该的。
3、 活动的安全问题,这个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活动都可能存在,线路的难易度决定的安全系数的大小。不可否认,这次的确存在了很大的危险性,恐惧的心理谁都有,看我们怎么样去避免危险发生.我们也该从这次活动中正确分析如何去面对这个危险性,减少可能性的发生。
A)在准备方面,我还是对大家的装备以及该带的东西方面不是很满意,这个不需要提醒太多,不同的线路需要准备的东西不一样,大家可以在多次活动中总结看怎么样才是合适自己的,一天的活动,我想我们自己也清楚自己吃多少喝多少,如果是担心晚上迷路下不了山是应该多备一些东西,大家都应该用心去思考该带什么比较合适。也可以多看看相关的资料去了解,平时的装备的购买是应该的,根据个人能力去选择合适自己的东西,并不单纯是看价格和品牌。
B)攀岩的确是一项危险性高的活动,海边岩石也存在松动或脱落的可能性,攀爬的落脚点和支撑点选择也很重要,个人装备,心理状态,身体状态以及气候也影响着安全问题。所以要求我们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技巧很重要,带着高度认真的心理去寻找最合适的点。
C)山野穿越也是要注意的很多,丛林的危险性大家都清楚,地形的不同植被的不同气候的不同都影响着前进的速度和身体反应状态。我们不去做超越极限的运动,在大家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要懂得及时调整,能休息就多休息(也不是说以时间长来定),或补充能力和水。
D)团队精神我们一定要有,不管我们走怎么的线路,大家都应该带着热情互助的心来,今天我们能有机会走到一起,我想这个也是大家的缘分。今后,我们会理智选择合适我们的线路,组织团队也应该进一步完善提高 .也希望极大能积极参与进来!在一次次活动中我们都要学会总结,提高认识。希望每一次活动都安全回家。
首先我想提醒的是所有领队或协助的付出和给予都是自愿的和靠家热心参与的.
其次我已经在帖子备注我是领队,他是头驴,他用向导称呼也未必有错,
至于提到的一条未走过的线路去带大家走,我觉得这个有点偏激,户外团队不是旅行团,未必都会按一定的线路和时间走马观花的不用动脑的赶牛式完成,线路的改变或因为实际情况的调整是完全存在的,至于现场的安全隐患和不可预料的危险这个我们都应该学会理性对待.
也只能说,各自选择合适的线路参与活动.基本的认识大家应该看下以前发过的一些帖子:
http://www.d2h2.cn/dispbbs.asp?boardID=17;ID=188;page=1
非常期望大家能提高自己的户外意识和能力,都可以成为优秀领队,加入到我们点点户外团队中来,给予你的热情,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点点有你而更精彩.
我说这样的话,并不是想追究谁的责任。而是希望将来能避免这样的风险。
出来户外,只有自己能对自己负责。
如果真的死了一个人,也没有谁需要为之负责,甚至连谴责谁也没有必要。
到时候只有默哀。安抚和帮助一下死者的家人。买了保险的理一下保险。
当然,活动就散了,再也不会有人来这里了。
就算是重新组织活动的话,肯定也有人会问——头驴走过这条路么?要爬悬崖么?(这话以前听起来并没有必要,但下一次我一定会这样问)
难道要真到出了事以后再来重视活动的计划和安全性的考量么?
当时我们可以选择回撤,上山找路(另一个队伍就是从山上绕到马料河的),打电话问别的队伍,之前可以选择与船家协商直接坐到马料河,或者是另找船家。
我个人并没有看到领队和头驴商量的过程,不知道这个时候为什么就决定了爬悬崖过去,我也想知道原因。
(我个人猜想,领队或者向导还是希望能顺利的按时间完成这个线路,避免天黑以后迷路,因为迷路的危险性在一早就反复的强调了。
所以,在这个点上倾向于选择看起来较近的路。是这样的么?)
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都希望我们的活动组织的越来越好
开心,快乐,又安全。既锻炼身体,又增进友谊。
活动中的问题,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很正常。
总结出来,以后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阿泥向南都是有心的人,你们是好样的!
的确安全是我们最时刻都应该放第一位的.来活动的人,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着想,也为身边的同伴着想,以后我们也会多考虑合理的线路合理的分工,让大家开心来,安全回家.活动真的离不开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题外话:希望同学们不要只带下半身来参加活动)
辩论很激烈!我觉得是好事情,对于大家都是个反省.毕竟每个人的出发点和所处的位置不同,在相同的场景下自然会有不同的考虑,我想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
毕竟辩论都是为了让以后的活动更完美和快乐.
看了以上的帖,我觉得我就有要检讨的地方.我这人素来散漫,喜欢自由自在.在参加户外运动时,我喜欢轻装上阵,最好是什么都不带,衣服舒适就好了.总而言之,就是去参加活动前不需要做什么准备,我觉得很烦.经常想当然的认为,俺当年小时候,还不是穿着拖鞋短裤背心,连水都不带一瓶,就在山上一玩一天,没任何计划和准备,我其实蛮怀念那种无知无畏的.但是参加几次活动,我的观点有了些改变.
1.自己是不能和当年比了,身体素质各方面,而且那时候小不知道害怕
2.毕竟现在是个集体活动,个人的表现关系到全组其它的组员.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给大家带去麻烦,让自己不快也拖累大家.
3.户外活动还是有不确定的危险性,也许一向运气好,但是要居安思危.我参加的几次活动都有组员发生了意,幸好处理的好且及时.在这层面上,我们都要多检讨自己,尽量运用合理的手段装备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保证了每个人,就是保证了整个活动(以后我就不穿羽毛球鞋不穿短裤参加活动啦,哈哈)
4.领队责任很重大,象那天最后爬悬崖那段,包括收尾的,最后几个都是没什么攀爬经验或恐高的,幸好有极地在上面指挥,否则真的不敢想象.我觉得收尾的真的要是个稳的住阵脚的.即使象征性的在悬崖下站个人做接应,爬的人心理都踏实点.事实上,那天爬的时候,没有人做保护,或者说摆出做保护的姿势.我觉得这点领队要反省.不要为了敢时间,几个队伍中的感觉比较强的都跑前面去了.却不留下来安排做好保护,是谁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但是你最起码应该在大家都比较恐慌的时候,尽最大的能力去安排做保护.毕竟那地方一掉下去也许就玩完了啊,这我觉得是个缺失
赫赫,太囉嗦了
……看这个贴比较热,顺便插播一下广告
什么 什么呀 这个比喻也太。。那啥了吧
不过数字蛮吓人的,想想今天晚上...还是算了吧,老实在家看电视为好。 哈
呵呵 不告诉你。
就不告诉你。
想起以前的一次东西冲穿越,当时也是几个人自作主张,想抄近路,或者说想装13,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结果后来在山上折腾了近两个多小时,到处找路,最后从一道很长的60多度的坡上摸爬滚打下来,然后还得跳下一道高近3米的小小悬崖,再把登山仗当刀使,砍断了很多棵灌木,才从海滩边上的灌木从里钻出来。把外边正在用餐的另一只队伍吓了一跳。
现在回想起来,安全确实是第一位的,户外运动不等于逞能运动。
我们出来活动,也是要有一个团队意识,队员有想法可以理解,但还是要遵守领队的决定,禁止任何人单独脱离队伍单独活动!除非在领队允许的情况下撤退.
我们也不做那些盲目的没有准备的活动,而且在活动前所有的该能想到的可预计到的我们都应该清楚,当然具体的实际难度和安全性也跟很多因素有关的.迷路是经常发生的,但我们应该学会一些技能如何面对迷路,大家都应该有准备的来,不能只单纯的跟随,经验和能力也是靠平时自己积累的.毕竟只有自己了解自己,每一次活动都希望大家能都有收获.
我是不经意翻到此帖子,是因为我在我电脑里看到青城写的一个总结
我没发现总结里有他发表过,想发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向南这个帖子也是我们的精华帖子了 应该置顶,恩 我也付上青城写的文章。
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在公交站台被大雨淋湿,本以为大雨会给大燕顶的旅行带来一丝凉意,可是迎接我的是炼狱般的生活。
星期日,6:30,准时起床。6:50下楼,吃了两个菜包,一盒豆浆。7:18am,我在罗湖体育馆踏上了通往东冲的列车。这是我第二次参加dd户外活动,记得上一次是在两周之前的半天云村,那次旅行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优美的风景,愉快的穿越,默契的队友,精致的沙滩,还有晚上那美味的烧烤,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留恋往返。我一直以为近期内不再会有那么印象深刻的东西存留在大脑,可是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苦难与惊喜。可以说,这次大燕顶的旅行今生难忘。(TIP:早餐是要吃的,而且还要吃饱,个人觉得稍微要点撑比较适宜。因为一般是要坐上一个小时的汽车才会到达目的地,那一个小时已经消化的差不多,而且能量储备很足。尤其是线路很长的旅行,丰富的早餐是必不可少的,多吃一点就少带一下,免得背在身上还会影响自己的活动性。)
我们的车直接开到了东冲的海滩,在那里我们需要坐大飞到达马料河口,然后溯溪而上至大燕顶,可是由于近期浪高,船只能载我们到安全的海边。我们先来到深发行别墅区,在那里等待大飞的到来。坐在大飞上的感觉是癫狂的,海浪一浪接一浪的过来,我们的船就沿正弦曲线在运动,手紧紧的抓住旁边的扶手,船冲过海面时溅起的浪花向后方急速的飞奔,扑面而来的是强劲的海风,每一次船在幅值处都会有同伴们惨烈的叫声,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大约8分钟后,到达了我们临时选择的地点。(TIP:坐在大飞上的时候,除了在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还要注意的行囊不要被水淋湿,还有我们这次去的时候找的大飞是私人的,上面没有救生衣,不会游泳的同学要注意。)
看线路图,我们选择沿海边前进,这也是一条曾经有人选择的线路。海边的石头个头大小不一,我们的前行也是上上下下。由于不熟悉线路,我也没有预知到会有这样的一段海边路,在准备行囊的时候带上了很多的水可以说50L的行囊几近装满。看着队友轻巧的小包,身上厚重的行囊成为我严重的负担,因为在石头上行走,忽高忽低,每次跳跃的时候,背后的行囊都会有一个惯性力阻碍自己的前进,所以没多久,我已经是大汗淋漓。行走在队伍的后边,没有一点心理优越感,反而看着前面同伴已经越走越远,心里就跟急切的想跟进部队。为了不至于让我走的更艰辛,几个人(jleee,向南,阿泥等人)分担我身上的负担。等再次背起行囊的时候,我如释重负,明显感觉减轻很多。(TIPS:强烈建议熟悉线路,根据线路带好自己的装备,没有用的东西尽量不要带上,因为有可能最后使人失败的就是你身上那最后一根稻草。)
之后的峭壁经历是这次旅行最难忘的。刚看了阿泥的照片,他有拍摄队友的壮举。峭壁离地高度至少有10米,而且只有这一条峭壁线路,坑坑洼洼的峭壁上面有很多落脚点,但多数都是很小的凸凹,真正可利用的并不多,峭壁的下面是一条长长的深沟,那里有少许流水和大大小小的石头,所以只能坚定意志,硬着头皮走。曾经也有同学尝试另辟蹊径,想走到山上去,然后绕峭壁而行,可是爬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上边并没有路。过了峭壁的同学,为我们加油鼓劲,可是我们站在下面,仰视峭壁的时候,心里多少会有些胆怯。经过前人的指点,我们过去还算顺利,可是会想起来这也是对心理素质的一次巨大的考验。(TIP:遇到难走的路段心一定要静下来,专心专注,其实在走的过程中并没有在下面看到的那样可怕,全身心投入攀爬的过程就好了。一定要坚强意志。不要被困难吓倒,有的时候并不是身体的脆弱,而是心灵的脆弱。这也是飞行说过的一句话,男人伤害自己的是心里。呵呵。)
而后出现了一个惊险的镜头。那是在爬一段看起来并不是很难的峭壁的时候。我的双脚着地点没有问题,其中一个手找到新的着地点,由于急于前行,没有经过仔细的确认其安全性,就把另外的一只手也抓在了这个突出的石头上面,突然,这个石头就发生脆性破坏,这个身体向后倾斜。我现在脑袋里还能闪现出当时的场景,那个石块是多么的松软。此时幸好向南在我后面,下意识的推了我一下背包,我又重新回到相对安全的位置。回过神来,我往下面一看,好险。(TIP:不要把两只手抓在同一块石头上面。生活也是如此,买股票不能只卖一支股,要全面的去买几支股,这样可以减小风险。但是感情除外。)
沿着海边走了一段时间,我们终于找到了上山的路。之后飞行又一次帮我减压,我的1.5L的番茄汁还有一些琐碎的食品,这回背包可真的是很轻了。由于前面走河边的时候,背了很多东西,消耗的体力实在太大,早餐的能量已经基本耗尽,只能靠着意志往前行走。我们在山上一开始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始终在艰难中摸索,那些茂密的树林,高高的草夹杂在中间,jleee,77和飞行等人一直在前面开路,很是辛苦。经过了漫长的丛林穿越,几经绊倒,几经爬起,我们来到了相对平坦的山坡进行休息,拿出地图盘算着时间。当时大约能有正午12点,如果从现在开始继续往前走,走到马料河口,然后溯溪而上进军大燕顶,恐怕晚上的夜路时间就会增长,而且对于线路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大大的增加了行进的难度。所以我们临时决定走到马料河口,然后进行休息,如果体力可以我们原路返回,或者能联系到大飞,我们可以坐回东冲。
经过了午餐的调整,我们继续前行。沿着一段海边的石路,又进入到茂密的丛林。据后来其他户外队员说,当时丛林的温度会达到40度之高。穿过这段丛林就是马料河口。到了那里就可以泡潭子歇息了。于是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怀着对终点的欣喜,鼓足勇气进行最后一段丛林。可是很不幸,再走到还有快15分钟下山的时候,由于我的粗心,造成了我的一脚失足,踩空,然后剧烈的疼痛席卷全身,崴脚了。走在不远处的飞行和后边的jleee听到惨烈的叫声马上跑了过来,飞行退去我的鞋子,开始做些辅助按摩。其实我当时真的是累了,只是觉得并不是脚疼痛的问题,我是真的想休息一段时间。大概过了5分钟,我又拿起向南落在后面的拐杖,在两人的指导下,一步步带着剧烈的伤痛坚持走完最后的线路。在河口的位置,飞行为我找到一片阴凉地,我可以一边疗伤一边补充体力了。(TIP:其实人到了累的时候估计想的东西就会很少了,当时脑袋里面也没有想太多的东西了,只是觉得把这一段路拼下来就ok了,在丛林的时候的确是太着急了,有一次眼睛由于头上的汗水太多,再加上前面的树枝阻拦,掉到草丛中。这其实也是我为什么失足的原因,后来归结到前面的体力消耗过大,导致后来的一系列连锁反映。)
飞行,jleee和我三个人在大石头下共进午餐后,二人离开大石头去找大部队,给我留下了对讲机以及足够的食物。我一个人吃了八宝粥,榨菜,两片瘦肉片,喝了些果汁,躺在石头上听着音乐,开始回忆上午旅行的每一个片段。面对着大海的汹涌澎湃,不时冲打洗刷岸边的岩石,溅起高高的浪花。而后向南,阿泥来过我这里,他们跑到海边去游泳了。其他的登山队也找到这块宝地,商量对策,决定是否前行。大概到4点半的时候,同行的队友也陆续下山,等待着东冲的大飞。休息一段时间过后,发现走路比以前更加吃力了。但是由于大非要找到合适的接待点,我们只能再沿着岸边的岩石继续爬行。那一段路的确走得很痛苦,说实话疼痛真的使我听不到旁人对我说的话,我只是不再希望他们能替我担心,硬撑着走到上船的接待处。(P.s.:阿泥的相片有拍到我们在那上船的情况。)
来到上船的地点,只见大飞在肆虐的海水里面挣扎,寻求较好的接待点,以便能让我们平安进入。同行的其他7人已经上到一条船上,在等待剩下的我们5个人。海水不停的上涌,已经没过了我和飞行所站的位置,两个人的鞋子里面灌满了水。向南先上了船,这样可以增加大飞的重量,使其不至于飘动的太厉害,随后在飞行的帮助下,在一个好的接待点的来临时刻,我顺利的进入大飞。此时此刻,真的忘记了疼痛,满脸堆积着喜悦与开心,听到远处船上传来了队友大声的欢呼声。而后飞行,jleee等人也陆续上船。我们大获成功。在疾驰的大飞上,我们重温了走过的线路,看看远处的三门山,我以后还会回来的。
在此感谢同行的其他的十一个队友,你们的每次微笑都给与我莫大的鼓励,让我有种说不出的一种温暖。虽然受点轻伤,但这次旅行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挑战自然,永不放弃,重不言败,谢谢你们。
附十二人名单:jleee,无心飞行,向南,77,星星,阿泥,极地,似水流年,英雄,黑人,我爱我老婆,青城
呵呵!支持支持!事后回想还是挺有意思的……
10年9月,我也经历了七娘山惊魂。
上午九点多到达东冲海边,二十一个人(好像有7位MM,两位四十多岁的群友的父亲和叔叔)乘坐快艇绕过山头,至马料河然后溯溪而上。前半程还是很惬意,走过海边的礁石,顺着溪水边的岩石,攀援而上。一路行来,都抛开平日的工作的沉重,放飞心情,在荒野中撒起了欢……沿路有一展歌喉的,有肆意玩笑的,有边走边摄的……不一而足!这时候真正是欢快的时候啊!中午的时候在一个潭子边午餐,休息,分享着彼此带来的干粮和美食、水果。有头驴带着炉子煮起了福建铁观音,山泉水泡着味道真好啊;有收队带来了吊床,给人挂在树间,优哉游哉的小憩(有群友光着上身睡在那几根绳子上,醒来后身上都是深深的绳印,好像受过五花大绑的虐刑);有人搔首弄姿的摆出各种姿势给人摄入取景框;有人脱得光光的在潭子里泡了起来;还有的在树林里卿卿我我,耳语呢喃!……休息好了,起行,接着溯溪而上,开始了后半段的更加难忘的旅程!
此时已经是差不多两点了,但是我们的旅程还只是一点点,我是没有什么底的,看着群里的兄弟姐妹这么悠闲,还当这是一个轻松休闲的户外活动,后来谁也没有料到,我们队伍中最后一批下到山下已经是凌晨四点……
继续溯溪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源头,领队提醒没水的补充一些泉水后转入山间道路。走过一段后,进去丛林,走的路都是前面的领队用手杖和棍子开辟出来的。领队其实是没有走过这个路线,期间在山头用电话咨询了走过这个路线的队友,再搞鼓下海拔表,确定了个方向的山头,又开始披荆斩棘了!应该还是有些小迷失了,在几个山头转来转去两三个小时后,已经差不多六七点了,天渐渐黑下来……有些不安在心头弥漫,在队伍中迷乱……
队伍再次集中起来,大家有了一些抱怨和对线路的质疑,……经过几个资深驴友的讨论和沟通,确认方向基本上没有问题,只是可能有绕了下。确认了下一个方向山头,小憩一下,吃点干粮。此时已经没有了中午那种悠哉的气氛,大家都已经知道,正常的话都是要有十一个山头要翻,现在绕了下,不知道还要增加几个,看着面前的山头矗立在面前高耸的样子,想想要征服一个也是挺耗时的。体力已经疲惫了,后面行程也要大打折扣了……个个都不禁有些担忧!
继续出发,领队和几个资深的驴友,分配了下队伍,他们都打开头灯和对讲机(准备充分啊),几个人一组,保持组与组间的距离和联络。向着大雁顶进发!
后面走走停停,速度很慢。这时候正是体力的疲惫期,也是意志力的薄弱期!有位群友有点小抽筋,慢慢休息后坚持前行;那位群友的叔叔,也不复开始那段时间爬山途中的如履平地和跳跃,毕竟岁月不饶人啊;几位群友对这次组织活动安全因素的考虑不周,及对行程的进程的把握不足进行小控诉,然后群友之间解释和打气;
终于前面可以看到大雁顶了,穿过那段半人高的长草夹道的小路,一步步向着顶峰进发!终于到达顶峰796米大雁顶。此时已经是近十点多了,站在顶峰环顾四周,看着四周幽幽海、灯塔、远处人家的灯火,海风徐徐而来,有闪闪的几颗星光注视这下面的山海和山海上疲惫的人群……人不禁轻松和愉悦起来,也有一种登顶后必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坐在草丛中边休息,边等后续的队伍跟上!然后有精神的群友喊着话和后面的群友打气、逗笑……后续的群友有大喊着“七娘,我们来看你啦!”
这是一个温馨的时刻,队伍到齐后,再次玩笑和打气一会,对食物和水进行了一些分享。其实早就缺水了,有几位群友MM贡献了两支水大家分,我也分到一些,喝掉一点,水瓶中留着一两口水留着后面行程中备用!而后面还是艰苦的下山活动啊……想起来怎一个折腾了得!
一座座山头上去下来的穿越,单调而重复,还有不可预知跌落的危险让人神经紧绷,夜深人静,没有沿途的风景可供眼睛观赏和心情的愉悦,沉闷而单调,只想着一步一步的迈出角,近一步是一步……有群友开始抱怨、撒气继而有口角和挑衅……闹了点小不愉快!不过后来想想都情有可原,过去了都是浮云,淡看之,记取美好!
到最后已经看着山下的村落灯光,温暖而遥不可及,但是给予人希望向着灯光进发。
第一组三人已经在我们前面一个小时下到了,最后的下山道路我机械的挪动着,在较陡的地方都是坐下来手脚并用支撑着挪下去。在最后的一个山腰,看着下面村落中那条发白的水泥路在夜色中,静静地温柔的躺着,从来没有觉得水泥路会显得那么的温柔而可爱……凌晨两点多钟十五个小时候我们的双脚终于又接触到山下的水泥地。
下得山来,心——一下就定下来了,在山上的迷失、不安定,身体和心灵上疲惫一下就平复下来,烦人而急迫的口渴似乎也不那么急迫!回望这一天下来的一切,觉得好像非常遥远而真实的记忆。望着山上另外三组队伍还在山顶,几个灯光在上面迤逦而下,那情景让人温暖而感动!我想,这确实是一次对身体和心灵的洗礼。
前面下山的群友,已经休整了下,走了好远买到的水也基本喝光,给我们刚下山的四个留下两瓶绿茶分掉,喝了,刚才平息了的口渴劲招惹上来了,觉得不顶事,又走去买了四支,一下喝了两支,感觉真是酣畅啊……领队也去联系等了好久的中巴司机,安排也去买些水等待山上下来的渴热的人群!
终于对讲机中知道,后面的三个组已经会合了,十几分钟就应该可以下山了。提着买来的水,在静夜中走过那段长长的不通车的新修的水泥路,到了山脚,看见他们已经或坐或躺的在水泥路上倒下。下到山来,你会想躺着、坐着、心定下来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如果再能够喝点水的话……在静夜中,在疲惫的人群中分水行走的时候,感觉好像上帝的使者来救助他的子民!
四点钟,经过休整,疲惫的人们终于回家了!回到家已经五点多,貌似第二天还上班了。
事后状态:
1,两手被刮伤,一周多后才复原。都是手脚并用时在地上挫伤的,以后最好准备手套;
2,两脚酸软,两三天后恢复;
3,事后很多人觉得挺过瘾,说要多锻炼锻炼,再参加这样的活动;
欢迎光临 深圳点点户外 (http://d2h2.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